幸福就在“托举”间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0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在采访暑期托管班的这些日子,最触动我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瞬间,而是一种“被托住”的感觉——孩子们笑着跑跳时,家长眉眼间舒展的安心;外卖骑手送完午高峰订单后,掏出手机看孩子做手工视频时嘴角的弧度;大学生志愿者被孩子们扑上来喊“老师”时,那份有点害羞又藏不住的自豪。

这些细腻的情感,共同构成了工会“娘家人”的温暖注脚。曾经,“假期看娃难”像一道无解的算术题,算不清的是职工家长的时间与精力。如今,从政府会议室里的政策讨论,到社区活动室里的儿童笑声,宁夏用上百个爱心托管班这个具象答案,让“解题”过程有了温度。

当阳光社区托管班里那个10岁的“审判长”认真翻阅案卷时,我忽然明白:所谓“托管”,不是简单的“寄存”,而是“托”起成长的无限可能。

这背后藏着更深的启示:有生命力的民生工程,必须既接天线又接地气。“顶天”是政策的刚性保障与资金支持,“立地”则是志愿者把安全教育唱成童谣的巧思,是阿姨们为过敏娃单独开灶的体贴。这种“上接政策、下接烟火气”的贯通,才让职工敢说“真的解决了问题”。



相关资讯